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岡營區之籌建(一)

王禹廷作,收於民國65年(1976)12月1日,為祝陸軍一級上將胡璉七十壽的《不逾舉集》中的〈不惑、不優、不懼〉一文說: 第一軍團成立之初,當局有意將軍團部設於臺北近郊。伯公(即胡璉)認為野戰部隊,應該遠離塵囂,「不見可欲,其情不移」,方可專心致志的從事精練。他經過詳審勘查,覺得中壢大溪之間的龍岡,地勢高曠開闊,適於大軍設營,乃決定軍團部駐於其地。這個地方原名叫做「後寮」,只有幾戶居民。他為顯現龍騰虎踞的氣勢,乃為改名為「龍岡」,以與南部陸軍訓練基地及第二軍團駐紮的鳳山,遙峙互映。並將龍岡附近的營區,都用大陸上龍字為頭的地名,予以標示,如龍泉、龍游、龍陵、龍里、龍溪、龍岩、龍川、龍南、龍州等營區都是。他認為海空軍在南部各有相當規模的基地,陸軍則遍布全省,沒有形成一個重點,所以他有以龍岡、龍潭為中心,建設為陸軍大基地的構想。他一面向上級陳述,一面默默的自行經營,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樹立了初期規模。後此若干年,陸軍高級機構,均移駐此一地區,可算是伯公的遠見和夙願的實現。 這為前身為陸軍第一野戰軍團司令部的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何以駐此,以及龍岡命名的由來做了解答。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方天,《不逾矩集》,臺北:不逾矩集編輯委員會,1976。
  • 撰寫者
    黃儒柏
  • 創作者
    王禹廷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76/12/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民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