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為黃信堯導演作品,同時為高雄市電影館「高雄拍」2014年獎助短片創作之作品。黃信堯為資深的紀錄片導演,拍攝過眾多得獎紀錄片,作品擅長以戲謔口吻和幽默敘事凸顯人生的荒謬意境。「大佛」為其第一部創作劇情短片,首次正式跨界拍劇情片便入圍金馬獎。黃信堯於2017年首度執導的電影長片《大佛普拉斯》,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獎,其原型便來自於短片版的《大佛》。
一座位於郊區製造佛祖銅像的工廠「黄三界銅像國際藝術中心」,尋常的半夜裡,總是體面地駕著老牌賓士的老闆啟文意外地來到工廠,拉下鐵門開始焊接銅像的工作。隔天一早,老闆發現車前的賓士標誌消失了,被懷疑的夜間警衛阿龍和他做資源回收的朋友阿財,決定調出老闆的行車記錄器還原那個夜晚的真相⋯⋯一個工廠、三個角色和一台行車記錄器,聲音和影像時而合一時而分離,巧妙地揭開佛祖作為希望和理想寄託的外衣,面對握有一切權利的老闆和不可告人的秘密,如同阿龍和阿財的平民老百姓,似乎僅能以自己微小地回應著⋯⋯
本片廠鏡設定在高雄郊區的小型工業區,取景拍攝於高雄大樹的工廠。高雄在台灣工業的發展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例如民國五零年代的加工出口區,民國六零年代的十大建設中的石化工業重鎮,這樣的工業發展脈絡,也使得部分的高雄郊區呈現大小鐵皮工廠林立的地景樣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