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起豬》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起豬》,描寫獵捕山豬過程的情景。畫作題跋為「起豬,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養豬是早期許多家庭的生活經驗之一,自己養的豬大多相當溫馴,不過,戶外的山豬可就大不相同了。 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中曾提到台灣的山豬,他說:「山豬,蓋野彘也。兩耳與尾略小,毛鬣蒼色,稍刖;大者如牛,牙出唇外,擊木可斷,力能拒虎,怒則以牙傷人,輒折脅穿腹,行疾如風,獵者不敢射。」這可說是對山豬有著相當生動的描述,但也因如此,許多原住民和平地漢人卻以抓山豬為樂,除了有狩獵的征服感,山豬的身價也是高於家裡養的豬,所以大家寧冒著危險去抓山豬。通常在獵捕山豬時,都會帶著幾隻獵犬,除了可追蹤山豬的蹤跡之外,牠們也是第一波攻擊的主角,這其中又以臺灣土狗最為稱職。當獵人跟著狗兒的狂吠聲來到時,通常狗早已衝向前去與山豬搏鬥,獵人則利用長茅或刀來獵捕山豬,後期則會使用獵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山豬動作敏捷、攻擊性強,加上受傷後攻擊力更強,也都讓獵者不敢直接向前獵捕,只好伺機而動。 除了直接捕獵之外,許多獵人也會設下陷阱,希望藉此能有所收獲,若能順利捕捉到山豬的話,可是會被大家視為英雄好漢的。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