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捉週》,描寫臺灣農村社會中嬰兒滿周歲時,舉行「捉週(試週)」的習俗,畫作上題跋為「捉週」,並有畫家「黃金田畫」之落款字樣。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當孩子滿周歲時,除要祭祀祖先與神明,謝天保祐外,比較講究的人家還會舉行「抓周」(試週)的儀式,預測孩子未來的性向與發展,主要以男嬰為主。儀式中會準備12種物品,如書(主讀書人)、筆墨(主書畫家)、印(主當官)、算盤(主從商)、錢幣(主富貴)、雞腿(主食祿)、豬肉(主食祿)、秤(主從商)、斧(主林業)、蔥(主聰明)、尺(主從工)、田土(主地主)等,放在米篩中,讓嬰兒自行抓取。等抓周結束後,長輩還會拿包子或饅頭擦拭小孩子的口,嘴邊順道唸著「臭嘴去,香嘴來」,然後再把這包子或饅頭丟給狗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