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卑南文化玉玦

卑南文化玉玦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器身完整,趨近於方形並帶一缺口,外徑於四個突起,部分突起缺損,內徑成圓環形,雙面旋截中線,與缺口之切截線已磨製修整,突起成投端與下端幾乎同寬,中間下方邊緣有一窄長缺口,用於佩掛在耳垂上。通常玉玦為一對,常見於陪葬品。 「玦」為佩飾之物的意思,出土時多在人骨的耳部附近發現,故推測為耳飾用途,使用上未有男女的分別。而卑南遺址出土多種造型的玉玦,最常見的是四角突起,次之為圓環形,較少見的是長方形玉玦,後者時常單獨一件。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卑南文化,與同時期的文化一樣,都擅長製作玉器,且喜愛玉器;在出土的石板棺中,時常能發現用於陪葬的玉製裝飾品及武器。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新石器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年至2300年)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