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0植物誌二,雲煙飄渺

縱使以數位修圖的方式來創造攝影或繪畫在當代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在1994年數位攝影仍在啟蒙的年代,以無相機的觀念來創作另類的攝影藝術,絕對是當時電腦影像處理技術的未來預言。藝術家以電腦數位掃描機器來創作,使用高階技術,將植物的實體直接透過電腦掃描,更精緻的將物體表相與質感鉅細靡遺地顯現出來,忠實呈現製作過程中被認為是難以控制的瑕疵,如灰塵、髒點、指印、刮傷等等,透過「非直接攝影」形式,向傳統精緻的攝影本質致敬。植物葉脈、花粉、手工指紋、傳統藥水的痕跡顯現,介於真實與虛擬之間的失誤再現,卻透過似攝影也似繪畫的視覺效果,展現如同科幻世界中,既朦朧又神秘的未來光影。本次作品選自《植物誌二》系列中「螢光派對」、「東方情境」、「巫醫」及「畫意派」系列。視覺上結合傳統水墨、抽象表現主義與數位影像科技傳達本世紀新視覺藝術。介於繪畫與攝影之間;西洋古典與東方優雅之間,彷彿訴說著不起眼的角落植物也充滿流動的故事「靈光」。而光的顯現方式及其位置,隱約帶入一股宗教或儀式般的宇宙能量,如同結合傳統攝影理念之光、注入繪畫創作者的能量光並透過數位科技中的靈魂之光,展現更保留平凡植物的神聖之光,是延至當代仍能探討的趨勢議題。(撰文|影像與當代藝術評論人 陳沛妤)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