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名條件
對 AIGC 圖像生成有興趣之 ACG 創作者,含文史工作者、漫畫家、圖文創作者、多媒體創作者、學校教師...等。
只要對臺灣文化主題創作有興趣,有創作經驗、且有志以文化相關題材作為創做題材者,皆歡迎來一起來創作!
二、活動日期
上課日期:臺北場9/17(三)、臺南場 9/19(五)
上課時間:09:00~16:30(含報到、用餐、交流發表,詳細時間請見課程說明)
三、活動地點
臺北場:王一設計-數位講堂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67號4樓之1)
臺南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窩空間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
四、報名相關資訊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截止日期: 9月9日(二)23:59止
預計學員名錄取及分組名單公佈:9月12日 (五) (分組名單將個別寄發Email通知錄取學員,請務必確認所填信箱之正確性。)
預定招募人數:臺北、臺南每場各 30 人,備取5人,每場報名額滿為止。正取報名額滿後,酌情開放備取報名,若正取取消即通知備取遞補。
五、課程介紹
本次工作坊採用「小組共創」形式進行,由主辦單位依學員有興趣之主題進行分組;
亦可自行組隊報名,至少須3人為一組,且最多不超過5人為原則。
工作坊流程如下 :
時間 |
課程內容 |
課程大綱 |
9:00-9:30 |
報到 |
|
9:30-9:45 |
致詞、暖身破冰 |
1. 主辦單位致詞。 |
9:45-10:00 |
淺談創用CC |
認識創用CC授權以及如何取得改作授權。 |
10:00–10:30 |
記憶庫素材梳理 |
記憶庫素材梳理,發想角色與故事切角。 |
10:30-11:50 |
腳本及提示語撰寫 |
利用AI工具完成角色設定、故事腳本、prompt設計。 |
11:50–12:30 |
AI圖像生成實作1 |
使用AI工具生成角色與場景圖像。 |
12:30- 13:30 |
午餐休息 |
|
13:30-15:30 |
AI圖像生成實作2 |
使用AI工具進行漫畫編輯、加入敘事元素。 |
15:30-16:10 |
成果展示與回饋 |
各組5分鐘發表創作理念創作成果,講師即時回饋與技巧。 |
16:10-16:30 |
課程總結與問卷填寫 |
填寫後測問卷,收集回饋,課程總結。 |
六、講師介紹
臺北場講師:
曾建華老師(資深漫畫家.亞力漫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擔任各大政府單位漫畫類評審與顧問,從事職業漫畫創作近30年,專職報刊雜誌與連載漫畫案製作。日本角川国際動漫教育漫畫班講師。2024年出版教學專書《漫畫表演學》,為臺灣第一部提及AI製作漫畫的教學書籍。並擔任陳澄波基金會臺灣史漫畫轉譯系列漫畫《集合!RENDEZVOUS》計畫統籌。
臺南場講師:
陳淑如老師(臺灣動漫創作協會理事長)
任職於電視電影及多媒體產業超過25年資歷,為國際動畫影視策展人、導演、總監,曾設計執行《故宮國寶總動員》系列3D動畫片、《繪動的百駿圖》互動展、臺北國際花博之真相館《面對臺灣的真相》、NASA原創巨幕科技電影、鄧麗君浮空投影等大型動畫應用項目。
洪育府老師漫畫家(資深漫畫家.LEVEL X勇者工作室負責人)
2006年已作品《LOVE集集如律令》出道 ,並以長篇如《獵夢學園》《軒轅劍 崑崙紀》等展現豐富圖像轉譯力。洪老師擔任角川動漫教育講師及LEVEL X勇者工作室負責人,引領學員以漫畫形式從記憶庫中汲取素材,創作具有文化厚度的視覺故事。
王昭雄老師(長榮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於數位設計與創意實務。曾任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師、中華勞動力職能發展協會講師,並擔任艾帝爾數位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具備產學跨界經驗,致力於數位媒體與設計教育推廣。
七、報名注意事項
六、課程注意事項: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