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展入選(裸婦)張秋海氏

1928年的第2回臺展,張秋海以《裸婦》一作入選西洋畫部。此畫描繪一名坐於矮沙發的裸體女子,側著頭、上身微彎,左手輕觸屈起的左腿,姿態輕鬆自然,不若特意展現身軀、受人描繪的模特兒。《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詩文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的前兩句提到:「動人情處不須窺,付與大家想像知」,意指畫作點到為止的表現方式,便足以給予觀者官能情感上的觸動。後兩句:「一自武昌行列後,尋常裸體總無奇」,乃結合時事,作出進一步的闡發。1927年初,國民政府遷至武漢(又稱武昌),因北伐戰爭告捷,吸引了大批愛國的改革志士,其中包含一群裸體上街遊行以批判封建體制的婦女。這項帶有女性主義的解放運動引發公眾的討論與批判,甚至將之定調為受到共產黨的策動;位於海峽彼端的臺灣也透過《臺灣民報》的報導接收到相關訊息,故有從裸女畫聯想至新聞的詩句,然而從當時社會保守的情況來看,裸體是否如詩文提及的「總無奇」,仍值得討論。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臺展入選(裸婦)張秋海氏
  •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張秋海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張哲維
  • 時間資訊
    1928
  • 地點資訊
    臺北
  • 參考資料
    1.〈臺展入選(裸婦)張秋海氏〉,《臺灣日日新報》,1928-11-05(版4)。 2.〈婦女同志會反對免恥游行會〉,《申報》,1927-04-24(版14)。 3.〈武漢婦女裸體遊行〉,《臺灣民報》,1927-05-08(版4)。 4.〈武漢否認婦女裸体遊行〉,《臺灣民報》,1927-05-22(版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