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畫室巡禮 (出品臺展) 鹽月桃甫的「阿里山森林」與「裸婦」

「畫室巡禮」為《臺灣日日新報》於日本官展開幕前,訪問藝術家們的創作情形之專欄報導,有助於讓讀者了解當時畫壇的動向。1927年起因應臺展的開辦,也有屬於臺展的「畫室巡禮」單元。這張照片是1928年的「畫室巡禮」,採訪對象是臺展西洋畫部審查員鹽月桃甫。畫家坐在藤椅上,抱著他的愛犬,坐在畫室中。背後可以看到三幅已完成的作品,中間那幅是參展作《殘木林》,《臺灣日日新報》的標題寫成《阿里山森林》,可以確認這幅畫的取材地。該畫描繪高聳的紅檜林被砍伐、蕭條的景象,其靈感可能來自該年夏天,鹽月前往阿里山旅行時,目睹檜木遭到砍伐後,傾倒殘破的場面。值得注意的是,照片右邊有另一幅側身坐著的女性裸像《裸婦》,畫作雖已裱好框,但卻沒有出現在該年鹽月桃甫的參展作品內。不禁令人猜想,是不是因為去年臺展針對裸體畫展出所引發的紛爭,導致鹽月決定在最後一刻替換,值得玩味。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畫室巡禮 (出品臺展) 鹽月桃甫的「阿里山森林」與「裸婦」
  • 創作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28
  • 地點資訊
    臺北
  • 參考資料
    1. 〈アトリへ巡り (臺展への出品) 鹽月桃甫氏の「阿里山森林」と「裸婦」〉,《臺灣日日新報》,1928-09-30(夕刊版2)。 2. 鹽月桃甫,〈秋空高し —(6)— 蕃地に行けば 秋が感じられる 色に現はれる自然の心〉,《臺灣日日新報》,1928-10-07(版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