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室巡禮」為《臺灣日日新報》於日本官展開幕前,訪問藝術家們的創作情形之專欄報導,有助於讓讀者了解當時畫壇的動向。1927年起因應臺展的開辦,也有屬於臺展的「畫室巡禮」單元,採訪對象有當時頗負盛名的畫家,也有初顧茅廬的畫壇新人。本次訪談對象是臺展審查員石川欽一郎,從這篇訪談中能獲取不少有關石川欽一郎生平及創作的線索。如報導中提到,石川將出品的三幅畫作《河畔》、《廈門》、《角板山道》,其中《河畔》是50號的大型油畫,《廈門》是30號的油畫作品,《角板山道》則是以水彩為媒材,這些線索有助於我們掌握黑白圖版所難以辨識的媒材資訊。除此之外,該篇報導記者提到,石川本人也是一位擅長能樂的名家。雖說石川欽一郎的水彩創作與美術教育較為人所知,但事實上,石川本人也是能樂流派-「觀世流」的高手,據說,他與觀世流的因緣是在東京求學時,於新小路町(可能是位於該處的觀世能樂堂)所受的薰陶。石川欽一郎本人也常使用本名或筆名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能樂的評論文章,或是在《臺灣日日新報》刊載他所繪製的能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