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畫壇的新人 兩位業餘畫家

「畫室巡禮」為《臺灣日日新報》於日本官展開幕前,訪問藝術家們的創作情形之專欄報導,有助於讓讀者了解當時畫壇的動向。1927年起因應臺展的開辦,也有屬於臺展的「畫室巡禮」單元,採訪對象有當時頗負盛名的畫家,也有初顧茅廬的畫壇新人。本篇接續第十八回畫室巡禮對南光會的報導,訪問了南光會的兩位新人業餘畫家。上圖拍攝的是臺南名門望族,出身固園黃家的臺籍仕紳黃欣(1885-1947),出身明治大學法律科,並擔任總督府評議會員。黃欣主張藝術「超越民族的價值」,可以「作為日本與臺灣融合的根本方法」。此觀點反映了1920年代後期,臺灣總督府鼓吹「內地延長主義」,漸次推動「內臺融合」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黃欣的姪女正是畢業於東京女子美術學校,曾入選兩次臺展的洋畫家黃荷華。另一位接受採訪的南光會成員是下圖的武井羽次郎(武井羽二郎,1884-?),在臺南法院任職於檢察官長,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科。在南光會師事洋畫家鈴木清一的他,習畫雖尚未滿一年,不過該回臺展預定出品風景畫,頗被看好。不過這兩位業餘畫家最後都未能入圍臺展。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臺南畫壇的新人 兩位業餘畫家
  • 創作者
    臺灣日日新報社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27
  • 地點資訊
    臺北
  • 參考資料
    1. 〈臺南畫壇の新人 アマチユアの二人〉,《臺灣日日新報》,1927-09-29(版5)。  2. 谷元二編,《大眾人事錄》第十三版,(東京市:帝國密祕探偵社,1940),頁20。 3. 谷元二編,《大眾人士錄-外地海外篇》,(東京:帝國祕密探偵社,1941),頁31。 4. 邱琳婷,《1927年臺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頁175-17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