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舜卿

嘉義溪口人。曾以〈人物〉一作入選第七回臺展(1933)西洋畫部。張舜卿於1926年以「特別學生」的資格進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並在1931年畢業,今日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還典藏著當年畢業製作的自畫像。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張舜卿留日期間曾為赤陽會的創會會員之一,且與會友於1927年9月1日在臺南公會堂舉行第一回洋畫展,不過到了隔年,赤陽會與臺北的七星畫壇合組為赤島社時,卻不見張舜卿有繼續參與的紀錄。從其家屬訪談中可得知,由於張舜卿為家中獨子,又繼承大量田產,故在返臺後多操勞家務,因而逐漸淡出臺灣畫壇,但仍與畫家們維持聯繫,如林玉山便曾提及與張舜卿、陳澄波三人前往鄉間寫生的回憶。而據《臺灣人士鑑》所載,1935年後張舜卿歷任政商要職,故有可能無暇持續作畫,不過在《嘉義縣誌》裡另有因參選作品被剔除而棄筆一說。戰後由於過去的經歷選擇更趨低調的生活,拒絕了郭柏川在省立工學院教職的邀請,但在溪口國小的委託下製作了教材之用的石膏人像。1958年,張舜卿因誤食不新鮮的生魚片導致感染霍亂而病逝,享年54歲。

基本資訊

  • 讀音
    チョウ シュンケイ(Cyo Shunkei)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性別
  • 出生地
    臺南州嘉義郡溪口在頂坪一六四
  • 出生年月日
    1906.1.10
  • 卒年月日
    1958.6.15
  • 來源
    1.〈洋畫展覽會 來一日於臺南公館〉,《臺灣日日新報》,1927-08-20(4版)。 2.〈無腔笛/此外留京中之張舜卿君則入選於白日會展二點〉,《臺灣日日新報》,1928-02-28(夕刊4版)。 3.白適銘,《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4.林玉山,〈與陳澄波先生交遊之回憶〉,《雄獅美術》,第106期,(臺北:1979-12),頁60-68。 5.《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頁249。 6.張李德和、賴子清纂修,《嘉義縣志‧學藝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76,頁62。
  • 父母
    父張炎;母郭鍼
  • 配偶
    何翠雲
  • 撰寫者
    張哲維
  •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7回(1933)
  • 資格
    入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