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澄波

嘉義人。臺灣日治時期洋畫家、臺籍畫家中第一位入選帝展者、臺灣近代美術代表畫家之一,謝里法將其歸為「第一世代」畫家。畫作簽名以漢數字(年代)配漢字(姓名)為主,佐以「CTH」(其日語讀音「チン トウハ」、羅馬字標示為「Chin Toha」之頭文字)的西式花押,色彩多為紅色。師石川欽一郎(國語學校)、岡田三郎助(東京美術學校、本鄉繪畫研究所)。以油彩風景畫聞名,主張作品必須具有「サアムシニーグ(Something)」,勤於寫生旅行,行跡遍及臺灣、日本、中國等各地名勝,畫作多以紅、綠為主色調,擅厚塗技法(impasto),筆觸具動感,點景人物尤其生動有趣,常為畫面增添故事性與情趣,曾自述其畫風受梵谷、雷諾瓦、八大山人、倪雲林影響。因二二八事件遭處槍決,遺作展遲至1979年才得以舉辦。創作迅速且多產,除了上百張現存風景畫之外,另有描繪裸婦的400多張淡彩、上千張素描以及20多張油彩傳世,尤以淡彩裸女屬簡化描繪,以數筆流利線條勾勒出裸女的婀娜之姿,其中有些表現已近抽象,展現其鮮為人知的一面。

基本資訊

  • 讀音
    チン トウハ(Chin Toha)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性別
  • 出生地
    嘉義西堡嘉義街西門外739
  • 出生年月日
    1895.2.2
  • 卒年月日
    1947.3.25
  • 來源
    1.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出版社,1978。2.李淑珠,《描繪出「サアムシニーグSomething」――陳澄波(1895-1947)畫風形成的考察》嘉義文化局,2005。3.李淑珠,《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典藏出版社,2012。
  • 父母
    父陳守愚;母蕭謹
  • 配偶
    張捷
  • 撰寫者
    李淑珠
  • 臺府展入選屆別(年)
    臺展第1-10回(1927-1936);府展第1-6回(1938-194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