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晚夏

此為吉浦鈴子入選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此畫以迫近的視角描繪晚夏枯萎的向日葵田,呈現蕭條的意境。花莖彎曲垂下,向日葵花無精打采的低著頭,有的甚至已經垂到地上。整體構圖的取景角度較低,畫家自下而上描繪,凸顯花田原本繁茂的景象,也強化了畫面的張力。畫面左邊有落款「寿々」,與鈴子的「鈴」(Suzu)同音。王白淵觀展後在《臺灣文學》上撰文評論:「吉浦鈴子的〈晚夏〉,主題是枯萎的向日葵,用心地描繪自然的一個角落。帶有女性感傷性的優點,大致上是一幅好的作品」,描繪花卉的畫作中,較少選擇即將枯萎的時刻作畫。王白淵認為此畫表現出身為閨秀畫家的鈴子之女性陰柔特質,也就是「帶有女性感傷性的優點」。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晚夏
  • 創作者
    吉浦鈴子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43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府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六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2.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3. 顏娟英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369-30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