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行船隊

此為楊佐三郎以推薦(免審查)出品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年初他與郭雪湖一同前往南中國一帶,參加「日華親善美術展」,遊歷廣東、廈門等地,此畫或有可能出自當時的速寫、寫生。畫家自岩岸往海洋眺望,描繪遠處船隻行駛,從畫題來看,意圖表現戰時「南進」的時局色彩。前景的岩石高大挺拔,稜角的筆觸銳利而強韌,然而作為畫題的遠景船影則顯得模糊不清。事實上,審查員鹽月桃甫出品第一回府展的〈爆擊行〉(1938),同樣也將做為畫題的軍機以點景的形式表現。在臺畫家不同於親赴戰場的從軍畫家,以遠眺的視角描繪戰爭、軍隊的出行。黃琪惠則認為楊佐三郎此時的創作多為配合時局的曖昧表現,有配合及妥協的現象。關於這點,當時的詩人王白淵認為:「楊佐三郎的〈南行船隊〉,是一幅壯闊的畫作,岩石崢嶸的岸邊,碧波蕩漾,遠處海面正有船隊經過。岸邊岩石筆觸荒率,白浪拍岸,水平線消失於遠處,是一幅相當協調和諧的好作品。雖然主題標示〈南行船隊〉,實際上的感受不如說是〈船隊通過海面〉」,指出畫面缺乏「南進」時局的緊張氛圍,只能稱得上是一般的風景畫。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南行船隊
  • 創作者
    楊佐三郎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43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府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推薦/推選
  •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六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2.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3. 顏娟英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369-307。 4.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臺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93-9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