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秋

此為黃叔鄹入選1943年(昭和18年)第六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王白淵稱此畫為「水彩小品」,由此可知此畫為小尺幅的水彩作品。前景為一棟臺灣民房,白牆旁有一對母女,女兒則坐著,兩人一同享受親子時刻。門口有條小溝渠,渠上架有木橋連通民房外頭,這種溝渠可能是民宅自用排水,或是引水灌溉隔壁的農田。水邊種有兩叢灌木,樹葉稀疏。遠處樹林的後方,可見高聳綿延的山岳,搭配無雲清朗的天空,表現秋天秋高氣爽的氛圍。畫面多以重疊細碎的筆法所構成,構圖穩當。黃叔鄹就讀臺南師範學校期間,美術老師為山本磯一,學習水彩畫的基礎。山本畢業自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因此其空間構圖有別於石川欽一郎一派的英式水彩表現。王白淵分析畫面:「一位像是母親的女性在臺灣的平房民家前面,正在幫自己的孩子梳頭髮」,評曰:「感覺尚佳」,從評語的前後文脈來看,或有可能是人物間的情感描寫讓畫作增添溫馨的感覺,而得此好評。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清秋
  • 創作者
    黃叔鄹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43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府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六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2.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3. 顏娟英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369-30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