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國蘭譜

此為長谷德和以推薦(免審查)出品昭和16年(1941)第4回府展東洋畫部的畫作,並榮獲特選。「長谷」為張李德和於皇民化時期的改姓。此為畫家連續3回獲獎,張李德和為此著詩〈府展第3回特選和臥雲先生贈賀原韻「洋蘭圖」〉,詩句「荊浩難追正自慚。何期捷報忝成三」,可見畫家以中國五代山水畫家荊浩是自己作為「畫家」身分的榜樣,自言仍遠遠不及對方。不過從下一句「嶄新漫道翻花樣。佳種由來是海南」來看,畫家欣喜自豪之情仍表露無遺,而後句「佳種由來是海南」則表示畫中的洋蘭乃是南洋品種。洪韶圻的研究指出,張李德和多次以蘭花畫題入選府展,而種蘭正好是畫家丈夫張錦燦的興趣,其經營的「諸峰醫院」庭園「逸園」亦種有大量洋蘭,不難想像畫家日常與蘭為伍,書畫作品中自然不乏蘭花身姿。此畫描繪蘭花自地上生長,而非插於瓶籃之中的自然姿態。不同品種大小的蘭花錯落生長,蝴蝶飛舞其間,形成繽紛熱鬧的場面。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南國蘭譜
  • 創作者
    張李德和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41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府展
  • 屆數
    第4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無鑑查(免審查)/特選
  •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2。 2. 張李德和撰、高志彬主編,《琳瑯山閣吟草》,臺北:龍文,1992,頁49。 3. 洪韶圻,《論府展時期(1938-1943)羅山女史張李德和(1893-1972)的「繪畫成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17,頁58-6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