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為審查員鹽月桃甫出品1939年(昭和14年)第二回府展西洋畫部的畫作。「蕾」是指含苞未放的花,可以看到畫家以聚焦的視角描繪低矮的花叢,而花體尚未盛開。畫家以活潑又不致凌亂的筆觸,表現花叢交錯生長、含苞待放的景象。背景以整齊的垂直短筆觸填補而成,與前景花葉多樣的畫法略有不同。1939年11月3日《臺灣日日新報》(6版)的府展相關評論中,西尾善積稱讚此畫「色調絢爛,我非常喜歡。」而高田「高+香」(組字:「高」無「口」,下置「香」)則稱這件作品是:「今年的豪華版。可以看到形式及內容達到了渾然一致的境地」並指出「作者的心意也觸及到了畫框。那樣的話,框也算是繪畫的一部分吧,可以這樣理解。」顯示鹽月似乎也在畫框上別有用心,有沒有可能是在框上加以填色創作呢?若是如此其創作思維頗為前衛,但實情如何仍待後續進一步調查。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 創作者
    鹽月桃甫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39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府展
  • 屆數
    第2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審查員
  •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二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0。 2. 山下武夫、西尾善積、高田「高+香」(組字:「高」無「口」,下置「香」),〈府展の西洋畫(中)〉,《臺灣日日新報》,1939-11-03(6版)。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