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哺育

此為呂鐵州以招待出品昭和13年(1938)第1回府展東洋畫部的作品。所謂的招待出品,即無鑑查(免審查),是針對歷屆臺展成績優異的畫家所設置的特別待遇,限制一人一件。畫面上可見3枝青竹由左下角竄出,最下面的第一枝青竹往右上延伸,但中途折斷往右下垂去,在其上方的第二枝青竹往右上角延伸出畫面之外,最上面的第三枝青竹斷成一截。第二枝青竹上佇立一隻白鷺鷥,頭上有繁殖期特徵的「辮羽」(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雙辮),張嘴往左下角前傾,注視著築在第一枝和第二枝青竹之間的鳥巢,鳥巢上4隻幼雛對著右上方的親鳥張嘴鼓翅,嗷嗷待哺。在第三枝青竹的左側冒出一細枝,往畫面右側彎曲成弧狀,宛如天蓋,守護著白鷺鷥一家。鷗汀生(大澤貞吉)評曰:「描寫在竹藪中築巢的白鷺鷥及其幼雛,技巧純熟出眾,但除此之外一無可取。藝術家若不思開拓前人未踏之境,則終無法期待能有所成長或更上一層」,意指呂鐵州仍舊未能獨樹一幟。白鷺鷥繁殖景象的描寫,雖是臺灣在地題材,但在臺展,如野間口墨華《白翎鶿巢》(1927)已然描繪,並不新鮮,鷗汀生對於新境界的期待,應該也包括題材在內。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哺育
  • 創作者
    呂鐵州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李淑珠
  • 時間資訊
    1938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府展
  • 屆數
    第1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無鑑查(免審查)
  •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39。 2. 鷗汀生,〈府展漫評(二)東洋畫への一瞥〉,《臺灣日日新報》,1938-10-25(版6)。 3.〈招待出品を二點受付け 臺展の機構不備を發見〉,《臺灣日日新報》,1938-10-16(版7)。 4.〈招待出品のうち 一點を自發的に撤囘〉,《臺灣日日新報》,1938-10-17(版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