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平川知道的入選作。比對畫面的山巒與小島形狀,推測平川取材自日月潭的風景。類似的構圖視角,出現在許多日治時期畫家描繪日月潭的作品中,如那須雅城〈日月潭〉(1929,第三回臺展)、岡藤園〈雨後の日月潭〉(1932,第六回臺展)、木下靜涯〈臺灣名勝繪卷(蕃界風景繪卷)〉(1923,日本三之丸尚藏館典藏〉等。畫家自高而下俯瞰日月潭的全景,以靈活的筆觸勾勒水面的波紋,粗曠用筆塗抹出小島與遠山的起伏變化。遠景天空霧氣濃厚,雲層與山嵐盤據在山間。1934年末,任職總督府文教局的平川知道,曾接待來臺審查展覽的藤島武二,並偕同前往阿里山觀看玉山日出,此經歷可能是平川知道描繪日月潭風景的契機之一。落款「T. Hirakawa」位於畫作右下角,為平川知道(Hirakawa Tomomichi)的日語讀音縮寫。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風景
  • 創作者
    平川知道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36
  • 地點資訊
    南投縣日月潭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10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7。 2. 〈第十囘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教育》,第412期,(臺北:1936-11),頁121-125。 3. 平川知道,〈藤島先生にお伴して〉,《新高阿里山》,第3號,(嘉義:1935-01),頁20-23。 4. 三之丸尚藏館編,《名所絵から風景画へ-情景との対話》,東京:同編者,201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