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為1936年(昭和11年)第十回臺展西洋畫部的陳澄波無鑑查(免審查)參展作,現為私人收藏。題名「岡」指的是淡水砲臺埔(埔頂),屬於今日所稱淡水「五虎崗」之一。而位於畫面中央上方的高塔建築,正是淡水中學校(今淡江中學)的八角塔。該校成立於日治初期,是由加拿大長老教會偕叡廉(George William Mackay,1882-1969)設立。陳澄波描繪砲台埔的農田、村舍與樹林,路上可見忙碌的農人及撐著陽傘散步的行人,田間可見幾隻白鷺鷥覓食,呈現臺灣鄉野間尋常的景色。而林立畫面各處的電線桿,象徵殖民現代性的影響亦觸及於此,並與祥和的田野風景融為一體。遠景,紅磚色的淡水中學校舍坐落於砲臺埔的山頂,作為淡水長老教會宣教事業的重要象徵,八角塔被烘托為視覺焦點。落款「陳澄波1934」以紅字書寫,位於畫作左下角。1936年10月19日《臺灣新民報》於臺展前夕採訪陳澄波,當時此畫被取名為「淡水風景」。1936年10月《臺灣新民報》的臺展評論,記者林錦鴻評曰:「陳澄波氏的〈岡〉,美麗的綠色、有趣的筆觸和歪歪扭扭的線條,這些形成了整個畫面的動態感,只可惜感覺太過熱鬧。……不過,前者比較有表現出陳氏的個性」,認為畫家用以描繪樹林、田地的筆觸表現,使畫面變得更加活潑。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 創作者
    陳澄波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36
  • 地點資訊
    新北市淡水區淡江中學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10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無鑑查(免審查)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7。 2.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錦鴻生〈臺展十週年展觀後感(三)〉,《臺灣新民報》,約1936-10,網址:https://chengpo.org/history_data/臺展十週年展觀後感(三)(臺展十週年展を見て/(檢索日期:2022-07-19)。 3.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參展作品相關資料彙整〉,網址:https://chengpo.org /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參展作品相關資料彙/(檢索日期:2022-07-19)。 4. 〈第十囘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教育》,第412期,(臺北:1936-11),頁121-12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