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國海村

此為村上無羅入選昭和11年(1936)第10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視野遼闊的俯視構圖,無羅以弧形的構圖,描繪海岸灣澳的地形特徵。前景描繪高低錯落的城鎮聚落,多為硬山頂式屋頂,其屋檐不出山牆。在這之中可見林投及椰子或檳榔樹穿插其中,近景處可見枝葉盛開的蘇鐵。遠處則是綿延的原野及樹林。畫題的「南國」,從畫中的建築造型來看,應是閩式聚落,指涉的應是臺灣,並以蘇鐵、椰子、林投、海洋等意象表現南國情趣。此畫陳列在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大高文濤評曰:「海看起來像是天空,此因忽視了前景。此畫可取之處在上方的小部分和近景蘇鐵的局部。看似奇妙又廉價的一排排家屋的表現很幼稚」。評者對前景的房屋描寫顯然多有微詞,擠在一堆的屋頂,不但沒表現出臺灣特色,看起來還「奇妙又廉價」。其實,當時的日人對臺灣建築,尤其是對屋頂相連的情景多持負面看法,例如春山行夫便曾有「違反自然的團塊」的批判,因此,此題材雖屬地方色彩的表現,卻也具一刀兩刃的效果。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南國海村
  • 創作者
    村上無羅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 時間資訊
    1936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10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7 。 2. 大高文濤,〈東洋畫部瞥見〉,《臺灣日日新報》,1936-10-25(版6)。 3. 大高文濤,〈東洋畫綜覽-請把握時代潮流〉。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52-255。 5.春山行夫,《臺灣風物誌》,東京:生活社,1942。 6.李淑珠,《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臺北:典藏出版社,2012,頁129、19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