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風景

此為洪水塗入選1935年(昭和10年)第九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榮獲臺日賞。畫面的構圖由下往上,前景為牆垣、隘門與蓊鬱的樹林,畫家仔細地描繪植物的樣貌,使人可以清楚辨識左側有著大片如扇的葉子的樹群應為芭蕉樹,展現出物種的豐富性。越過樹林後,房舍隨著地形向上攀升,各式各樣的屋簷與瓦頂層疊錯落,縱橫交錯。盝頂、金形馬背頂、單邊斜屋頂、木牆拼裝的結構與屋瓦的排列,洪水塗沒有放過每一個小細節,更是顯現出他過人的觀察力與建築構造的掌握力。 位居山坡最頂端的建築有著前短後長的大屋頂,前方兩側還有斜角的屋體構造,相當特殊。若根據現存淡水白樓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在淡水白樓的斜後方確實有這麼一棟特殊的建築。這一區塊的屋舍位於當時白樓(現已不存)的左側,也就是當時的三層厝街(今三民街)附近,因此可得知洪水塗相當有可能是站在淡水禮拜堂附近向山坡上取景,相似的取景角度可以在陳植棋1930年入選帝展的〈淡水風景〉中看到。 此為洪水塗第二次入選臺展,即獲得臺日賞的殊榮,當時的他任教於汐止公學校訓導,雖非職業畫家,但其紮實的繪畫功力、精準的構圖,不僅讓他獲得殊榮與名聲,此作也受到母校第二師範的購藏。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淡水風景
  • 創作者
    洪水塗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詹佩瑜
  • 時間資訊
    1935
  • 地點資訊
    新北市淡水區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9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臺日賞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教育會,1935。 2. 〈第九回の臺展 好成績に終る〉,《臺灣日日新報》,1935-11-15(日刊11版)。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