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母與子

此為楊三郎參展1935年(昭和10年)第九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榮獲推薦。此畫描繪一位女人坐在木椅上扭轉身體朝向身旁的女孩,左手靠在椅背上,目光卻是望向遠方。而站在女人旁的女孩左手抱著洋娃娃,左腳踩在椅桿上看著女人。從楊三郎的命題可知畫中的女人與女孩關係為母子,兩人與洋娃娃皆穿著有荷葉邊裝飾的洋裝。臺灣女性洋裝興起的時間大約在1920年代中期以後,並於1930年代進入大流行,根據當時日日新報的《婦人與家庭》專欄提到「現代風」臺北展開的情形,街頭上時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短髮女孩穿著白色高跟鞋再配上輕薄透明可見到肌膚的柔紗洋裝。 在畫面的構圖上,楊三郎利用地磚、素色牆壁與門扇形構出空間的深度與透視,女人的身體從女人的左手肘到繡花拖鞋將畫面切割成斜角的構圖,女孩的抬起左腳的動作讓她的身體形成三角的構圖、甚至洋娃娃本身搭配其散開的裙擺也是三角形,使畫面具有平衡。然而宮田彌太郎給此幅畫的評價並不高,尤其是小孩的頭部給人很沉重並且拙劣的感受,他建議楊三郎必須在素描上努力磨練變形的手法。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母與子
  • 創作者
    楊佐三郎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詹佩瑜
  • 時間資訊
    1935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9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推薦/推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編,《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 2. 〈臺展之如是我觀 推薦四名皆本島人 鄕土藝術又進一籌〉,《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5(8版)。 3. 宮田彌太朗,〈東洋畫家の觀た西洋畫の印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6版)。見於顏娟英編,《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頁246-251。 4. 岡山實,〈第九回臺展の洋畫を観る全體として質が向上した〉,《臺灣日日新報》,1935-11-02(3版)。 5. 黃廖氏秋桂,〈婦人と家庭∕衣裳文化と「黑貓」本島人モガの生活を解剖〉,《臺灣日日新報》,1931-10-02(6版)。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