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美人蕉

此為齋藤岩太入選昭和10年(1935)第9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美人蕉(Canna)原產於西印度群島、南美洲等熱帶地區,因根莖可加工成薯粉等食品,而在日治時期被引入臺灣。畫家以迫近的視角描繪盛開的花叢,筆觸粗曠且厚重,顏料的肌理即使是透過黑白印刷圖片也清晰可見。至少兩種不同顏色的美人蕉花在畫面中央交錯生長,寬大而較深的葉子則隨著筆觸,向畫面左右舒展,穩定畫面的重心。此畫當時陳列在西洋畫部第5展覽室,宮田彌太郎觀後撰文評曰:「齋藤岩太的作品,獨立型的色彩感構成了主體。雖然也因此招致成見,但卻是好的傾向」。「獨立型」一詞,容易讓人聯想到昭和5年(1930)11月由里見勝藏等人創設的獨立美術協會。此畫會以具前衛精神的野獸派、超現實繪畫等創作為主,雖然目前缺乏彩色圖版確認,但從「因此招致成見」的敘述來判斷,宮田很可能是指此畫具有醒目、狂野的野獸派色彩。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美人蕉
  • 創作者
    齋藤岩太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35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9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第九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臺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5。 2. 宮田彌太郎,〈第九回臺展相互評 東洋画家の観た西洋画の印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版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