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製麵二題

此為陳敬輝以推選(免審查)出品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為二曲一雙屏風。施惠明(2019)轉述陳敬輝學生林玉珠所言:「日治時代淡水龍山寺附近有一家製麵廠,老師(即陳敬輝)就在那裏現場寫生畫了許多作品,透過這些素描稿再組合成作品的底稿」,可知此畫寫生自淡水當地製麵廠的工作景象。左屏描繪的是女工站在木臺前,忙著將簍子裡的麵條取出,纏繞在上方的木條。工作環境想來頗為炎熱,女工已將外衣脫掉,僅著淺色背心。右屏則將畫面移至工廠室外,兩位女工忙著將木條上的麵條曬乾、收捲,兩人戴著斗笠,一站一蹲地各自在兩側木架旁工作。外面的風勢很大,屋前竹竿上的衣服也隨風劇烈飄動,可以推測兩屏分別描繪的是製麵的先後流程,將不同時間點的素描稿組合成左右兩屏的底稿。《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林鹿二評曰:「很即興的線描,感覺內容單薄,像插畫」,類似的評論可見於《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署名「T&F生」者的文章中:「雖然亦有可看之處,但因欠缺獨自的東洋畫線條研究,結果實力變弱,有類似掛軸的感覺」,兩人皆注意到畫家將重點放在線條的表現上,但因導致畫面太過單薄導致「實力變弱」,故有「像插畫」之評。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製麵二題
  • 創作者
    陳敬輝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34
  • 地點資訊
    淡水區淡水老街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8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無鑑查(免審查)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 2. 林鹿二,〈臺展漫評/東洋画を観る〉,《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9(版3)。 3. T&F生,〈第八回臺展評(2)〉,《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1934-10-31(版3)。 4. 施惠明,《嫋嫋.餘音.陳敬輝》,臺北:藝術家,2019,頁53-5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