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藪蔭

此為林雪洲入選昭和9年(1934)第8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為四曲屏風。「藪蔭」即中文「竹子或灌木的林蔭處」之意,此畫描繪的即為竹子及枇杷樹,以及穿梭在樹蔭之間的雀鳥。竹子及枇杷樹自畫面右側生長,竹枝因葉子的重量導致前端微微向下傾斜,而葉色較深的枇杷樹則向上昂然伸展,形成一前一後的對比。枇杷樹上依稀可見成串的枇杷果,數隻雀鳥或飛、或佇立在樹蔭枝梢枝間,形成生動活潑的畫面。此畫當時陳列在東洋畫部第3展覽室中,與其師呂鐵州的作品共陳一室,《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林鹿二(山本奈良男)評曰:「《藪蔭》,林雪洲作品。竹、鳥、枇杷,感覺全都在浮動。沒有安定感」。畫家意圖表現雀鳥輕快穿梭在樹間的模樣,但卻讓本已不夠穩定的構圖顯得更加浮動。除此之外,用色可能也是讓林鹿二認為不妥的原因之一,但因缺乏彩色圖版,目前無從判斷。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藪蔭
  • 創作者
    林雪洲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34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8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 2. 林鹿二,〈臺展漫評/東洋画を観る〉,《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9(版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