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之春

此為審查員小澤秋成出品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是畫家受當時高雄市役所委託繪製高雄市與港口風景,用以宣傳建設成果的畫作之一,有彩色繪葉書存世,原作名為《渡船場の花》,參展時更名為《高雄の春》。此作描繪旗後町(今旗津區)和湊町(今鼓山區)來往渡船擺渡的景象,海面上有一艘即將靠岸的渡船,船上有小童與穿著黃色和服的女子。岸邊栽種2株開滿紅花的樹木,洋溢春日氛圍,背景處有成排日式房屋、店舖與電線桿的街道可能是今日鼓山輪渡站一帶。鷗亭生(大澤貞吉):「以往剛留學回來時,畫中所流露出來的那股爽快氣及新鮮味不知消失至何方?取而代之的是露出有如現代浮世風景畫的一種不潔感」,批評畫家捨棄以往的寫意揮灑作風,畫中構圖、設色有如現代浮世風景畫,予人雜亂不潔之感。一記者:「比起去年暗澹而輕的調子,今年相當明朗而能把握物質感,不過3件的表現方法卻缺乏變化」。錦鴻生(林錦鴻):「3件都採用江戸時代的版畫的趣味,可見其苦心」,認為其具有江戶時代版畫(即指浮世繪)的趣味,應是指畫中色彩較為鮮艷明亮、圖案化的表現手法而言。此作因具有宣傳畫之性質,手法保守,所獲評價也呈現兩極,可見審美是相當主觀之事。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高雄之春
  • 創作者
    小澤秋成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榕峻
  • 時間資訊
    1933
  • 地點資訊
    高雄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7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審查員
  • 參考資料
    1.臺灣教育會,《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4。 2.鷗汀生(大澤貞吉)╱永山生,林皎碧譯,〈今年第七回的臺展〉,《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26。 3.臺北一記者,〈第七回臺展評〉,《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31。 4.錦鴻生(林錦鴻),李淑珠譯,〈臺展評 論審査員作品及審査(五)〉,《台灣新民報》,1933-11-01。 5.李欽賢,《臺灣的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2003,頁126-12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