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巴黎初春

此為楊佐三郎入選昭和8年(1933)第7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榮獲特選。此畫以俯瞰與遠眺的視角構圖,描繪巴黎初春的風景。前景街道兩側有行道樹,街上有推著嬰兒車的行人、單車騎士、汽車、馬車與行人等,畫面左側可見街道的分岔路口,中景處為櫛比鱗次的房屋,遠景處可見著名地標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的身影。畫家所獲評價兩極,如臺北一記者評曰:「楊佐三郎的作品也是在歐洲所作,共發表特選的《巴黎初春》(略)。楊君大前年也獲特選,但前年三件作品全部落選,因而發憤圖強,前往法國努力學習一年。今年的作品遂煥然一新。留法以前他的作品往往色調暗沉,現在變得非常明亮,此即變化之一」,評者特別指出畫家留法前後,其畫風色調由暗沉轉為明亮,為一大改變,對其發憤圖強十分肯定。但另一位評者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發表《巴黎初春》的楊佐三郎(略)等,(略)因為親身在美術最發達的地方學習過,態度上不像前面努力學習派般充滿幹勁,而顯得有些老油條,寄望他們不要重蹈以往歸朝畫家的失敗覆轍」,認為法國留學回來的畫家在創作上不夠努力,態度不如東京美術學校派的畫家積極。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巴黎初春
  • 創作者
    楊佐三郎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榕峻
  • 時間資訊
    1933
  • 地點資訊
    巴黎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7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特選
  • 參考資料
    1.臺灣教育會,《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4。 2. 鷗汀生(大澤貞吉)╱永山生,林皎碧譯,〈今年第七回的臺展〉,《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26。 3.臺北一記者,〈第七回臺展評 洋畫部優秀的進步〉,《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3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