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物

此為太齋春夫入選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此作構圖簡潔,以略微俯瞰的視角取景,描繪桌上靜物。畫中的桌面右上角放置著一盞造型古雅精緻的煤油檯燈,左邊則有一具木製食盒,上方鋪著淺色布巾之物,其上如放射狀般擱放著4條魚,左後方背景處有一似門板之物。畫中布巾皺摺凹陷處、硬挺的質感以及檯燈基座在光滑的桌面上呈現倒影等細節,均可見畫家對於靜物的觀察與描寫十分細膩。N生評曰:「第2室的太齋春夫的使人聯想荷蘭風俗畫的《靜物》(略),雖是小品,但明顯富有生動活潑的藝術感」,所謂風俗畫(genre painting)是新興於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畫種,主要特色為描繪庶民生活與地方文化,其中靜物畫多半描寫豐富的食物與精緻的器皿,以表現當時新興中產階級富庶的生活。評者或許意指畫中的魚、煤油檯燈,類似這類風俗畫以食物或器皿表現庶民生活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昭和8年(1933)的第7回臺展中,畫家又以幾乎完全相同的靜物題材參展,只不過將畫中的魚與檯燈左右位置對調,並在畫面右側留出較多的背景,並於空白處落有款識,結果獲得特選,頗為耐人尋味。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靜物
  • 創作者
    太齋春夫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榕峻
  • 時間資訊
    1932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2。 2.臺灣教育會,《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3。 3.N生,〈第六回臺灣美術展を見る〉,《臺灣教育》第364號,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32-1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