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商巷

此為藍蔭鼎入選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榮獲臺日賞。這幅水彩畫作採單點透視法構圖,以平視角度取景,描繪臺灣鄉鎮常見的巷弄景色。狹窄彎曲的巷道旁林立著一或兩層樓的平房,屋簷下或騎樓內是經營各色生意的店鋪,擺放著器物或商品,人物或閒坐或奔走忙碌。巷道上方橫豎交織木桿或電線一類雜物,巷道盡頭矗立著一座具有燕尾馬背屋頂的巍峨寺廟。畫家運用明暗對比手法表現日光照耀下巷內的光影變化,人物聚集活動的店舖、拱廊周圍直接受光,尤其顯得明亮,形成畫面的焦點。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藍蔭鼎在石川欽一郎離去後,一個人背負起臺展的水彩畫的重擔(略),今年的作品《商巷》雖然手法熟練,構圖卻雜亂,不夠清雅」,評者提及畫家承擔起其師石川離開臺展後的水彩畫重任,但此作構圖雜亂,不夠清雅,甚至以料理為比喻,希望畫家能再作修飾:「雖說臺灣料理和日本料理必然不一樣,難道就不能再修飾一下嗎?藍君的水彩畫要以『臺灣料理』的方式來處理,也不能毫無新味,故有必要更加潛思」,言下之意似乎認定水彩畫必然要如石川氏清新淡雅的英式水彩畫風,對於藍氏的「臺式水彩」畫風不甚欣賞,其論評未免失之主觀。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商巷
  • 創作者
    藍蔭鼎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榕峻
  • 時間資訊
    1932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臺日賞
  • 參考資料
    1.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2。 2. 鷗亭生(大澤貞吉),林皎碧譯,〈第六回臺展之印象〉,《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