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風景

此為審查員廖繼春出品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此畫以居高俯瞰的視角,描繪高雄港一隅的景色,是廖繼春受其學生也是高雄在地畫家張啟華邀請到高雄寫生之作。就畫中呈現的地形與景物來看,應為哈瑪星哨船街(今高雄市鼓山區)一帶的景色,畫家可能是站在山上高處、某屋頂或陽臺上取景作畫。近景處座落著數棟閩南式的傳統房屋,高大的樹叢掩映其間,一處庭院中生長著一棵高大的椰子樹,恰巧位在畫面中心,將畫面一分為二。中景可見帆檣林立、舟筏停泊的灣岸,遠景的壽山山腳下的哈瑪星有櫛比鱗次的屋宇。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令人稱許,與其說技巧好或色彩好,不如說是因為巧妙地選對可以入畫的地方,換言之,就是他的眼光及構思很好。陽光強而燦爛的南臺灣風光,竟能以如此沉穩的色調來表現,正是其特色吧」、「在天空及水的細部也有二、三處破綻。儘管如此,其構思與構圖最為引人注目,在臺展中自成一格」,評者認為畫家眼光與構思俱佳,並且運用沉穩的色調表現南臺灣燦爛陽光下的色彩,成為其個人特色,值得稱許。畫家選取高雄所獨有山海交會的港口、兼具傳統與現代以及地方色彩的景色入畫,其眼光、構思確屬獨到。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高雄風景
  • 創作者
    廖繼春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榕峻
  • 時間資訊
    1932
  • 地點資訊
    高雄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審查員
  • 參考資料
    1.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2。 2. 鷗亭生(大澤貞吉),林皎碧譯,〈第六回臺展之印象〉,《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