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飛泉震撼

此為宮田彌太郎入選於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為四曲一隻的屏風形式。畫中以近景構圖,描寫4位年輕的裸女坐在瀑布前的大岩石上,4人姿態動作各異,神情怡然自得。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今年的臺展首次讓人感覺到漸漸有些像距今14、5年前的文展。特別是宮田彌太郎的《飛泉震撼》(略)更有這種感覺(略)總之,臺灣的新藝術東洋畫所表現的進步發展的情況,可以說是奇蹟」。另位評者N生則強烈批判,認為畫家雖有純真如詩般的想像,卻因好大喜功,反而使此畫變成令人生厭之物:「樸素的想像力與作者的世俗野心互相糾纏在一起的結晶。雖然是吸引觀者目光的大幅畫作,但結果只不過是毫無變化、重複同一技巧之作,尤其是作者的純真如詩般的想像,在其以大尺寸來使人吃驚的幼稚野心之前慘遭粉碎,把難得的畫作變成了滿是令人生厭之物。尤其是以現實的褐色描繪的西洋畫風格的裸女,被文様式的波浪包圍,因而暴露出筆法的破綻。若欲活用詩性訴求,就應捨棄其他的訴求」,認為畫家為求吸引觀者目光,反而暴露了技法重複,毫無變化等筆法上的破綻,可謂適得其反。同一幅作品,卻有如此兩極評價,可見審美活動極其主觀,藝評觀點也相當分歧。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飛泉震撼
  • 創作者
    宮田彌太郎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榕峻
  • 時間資訊
    1932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6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2。 2.鷗亭生(大澤貞吉),林皎碧譯,〈第六回臺展之印象〉,《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件導讀(上冊)》,2001,頁217。 3.N生,〈第六回臺灣美術展を見る〉,《臺灣教育》第364號,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32-1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