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豐果

此為謝寶治於1931年(昭和6年)第五回臺展東洋畫部的入選作品:〈豐果〉。畫面中央有一個雕飾精緻的提籃,提籃裡有大理花、裂瓣朱槿、白柚、佛手瓜、軟枝黃蟬、昭和草……等臺灣夏秋之際常見的花果。畫面中央的淺色大理花在深色花果的襯托下更顯突出,是視線的焦點。籃中的三枝文竹如羽扇般的葉狀莖向左上方延伸並下垂,形成優美的弧線;右方亦插入三片葉脈分明、形狀寬闊的樹葉。文竹與葉片的安排既能襯托籃中花果的色澤,優美的葉形也讓花籃的整體造型不顯單調,且達到平衡畫面的效果。此作反映了作者細緻的寫生觀察技巧,以及經營畫面物件位置的能力。畫作右上角有落款「寶治」以及一枚長方印。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豐果
  • 創作者
    謝氏寶治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高穗坪
  • 時間資訊
    1931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5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五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1。 2. 許文美、劉芳如,〈歷代集繪 冊 宋李嵩花籃〉,收入《明四大家特展-仇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10),頁212-213、334-335。 3. 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謝寶治〉,網址:https://taifuten.com/artist/%E8%AC%9D%E5%AF%B6%E6%B2%BB/#squelch-taas-toggle-shortcode-content-1(點閱日期:2022-05-18)。 4. 潘富俊,《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臺灣植物文化圖鑑&27則臺灣植物文化議題》,臺北:遠流,2007,頁262-26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