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為葉火城入選1930年(昭和5年)第四回臺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此作品以廟作為主題,畫面的中心安排了三三兩兩的人們朝廟宇前進,廟則被安排在左上方瀕臨天際的位置,畫面的前方三分之一是廣場,這樣的構圖不僅凸顯出此廟宇的崇高與神聖性,也引導觀者的視線隨著人們前進的方向進入寺廟。 主廟的前方有一道矮牆與矮門,矮門的屋頂是單簷硬山頂,側面山牆是屬於鍋耳型,時常能在廟宇祠堂建築見到。通過矮門後隨即為廟宇正殿,屋頂為正中間棟架提高的構造,形成上下簷的效果,是屬於「升庵假四垂」形式,這樣的屋頂極富變化,屋脊多,是臺閩地區寺廟的慣用手法。在正脊中段的部分有龍形裝飾與中間的寶塔形成雙龍拜塔,從這些細節的描繪可以發現葉火城對於建築觀察入微,而誇張的飛簷表現又凸顯出畫家對建築結構的想像。前方的廣場葉火城加入兩隻白鵝作為點綴,呈現聚落的生活與趣味性,這樣獨特的構圖是葉火城風景畫的特色。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 創作者
    葉火城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詹佩瑜
  • 時間資訊
    1930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4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1。 2. N生記,〈臺展を觀る(五)〉,《臺灣日日新報》,1930-10-31(6版) 3. 盛鎧,《巨岩‧豐原‧葉火城》,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6。 4. 李乾朗,《直探匠心》,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