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畫室

此為蒲田丈夫入選1928年(昭和3年)第二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アトリエ出自法文的atelier,可譯作工房,泛稱工藝家、畫家、建築師等人的工作室。在此處指的應是身為作者的蒲田丈夫之「畫室」。畫室桌上擺放著各種瓶罐及花器,後方的畫架上放著一張尚未裝裱的裸女畫。畫中裸女頭部倚著右手靠在臺上。此種擺姿常見於裸體畫創作中,如陳澄波〈裸女靜思〉(1926)。而此種在「畫室」場景內放置「畫中畫」做法,臺灣畫家陳英聲的〈畫室〉(1930)也有相同的表現手法,且「畫中畫」皆為裸女像。蒲田丈夫與陳英聲皆非學院體系出身的業餘畫家,他們在畫裡如此安排,不僅表現身為畫家的自我認同,也是對裸體畫作為學院繪畫訓練典範的致敬。落款「T.KAMADA」位於畫面右下角,為蒲田丈夫(Kamada Takeo)的日文讀音縮寫。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畫室
  • 創作者
    蒲田丈夫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28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2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 參考資料
    1. 臺灣教育會,《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29。 2. 陳澄波作品圖像〈裸女靜思〉,請參閱:http://ccpcf.asiademo.com/portfolio/%e8%a3%b8%e5%a5%b3%e9%9d%9c%e6%80%9d/(檢索日期:2022-7-2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