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圓山附近

此為郭雪湖入選昭和3年(1928)第2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並榮獲特選第一席,畫面左下角可見「雪湖」的落款及一方印。此畫描繪臺北圓山附近一帶的田園景色,前景有各式各樣的植物,葉子及岩壁上的青苔設色以石綠為主,層次豐富且樹石刻劃細膩。山腳下的田地裡,農婦正彎著腰,似乎正在採收成熟的農作物,裝入竹簍中帶回家。位於圓山後方、建造於明治3年(1901)的明治橋(1933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拱橋)籠罩在夕陽的照射中,橋側的菊花紋欄杆,以及橋上成對的路燈亦清晰可辨。黃昏時分,天空中有4隻準備歸巢的白鷺鷥往畫面左邊,即同樣建造於明治3年的臺灣神社(現址為圓山大飯店)的方向飛去。此畫現存3幅底稿,比對後發現除了畫面中的題材有些增減之外,遠方雲霧與大屯山輪廓,也在經過空氣透視法的處理後,變得更加柔和。《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有如此評論:「雪湖為蔡雪溪氏高足弟子。去年畫取南畫派之蕭森林壑。被人譏為臨摹。本年發憤寫實。而著色鮮美。草樹點苔。複而不雜」,點出了畫家為擺脫臨摹嫌疑,捨棄南畫技法改走細密寫實路線之心路歷程。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圓山附近
  • 創作者
    郭雪湖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28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2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特選
  • 參考資料
    1. 臺灣教育會,《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29。 2.〈臺灣美術展 會場中一瞥 作如是我觀〉,《臺灣日日新報》, 1928-10-26(版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