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澳底之海

此為村上無羅入選昭和3年(1928)第2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畫面左下角清楚可見「無羅作」的落款及一方印。由於村上去年得到特選,故此年以無鑑查(免審查)資格出品此畫以及另一幅作品《逝秋》。此畫描繪的是北臺灣貢寮澳底的岬灣景致,前面一排林投樹隨風搖曳,一旁有海鳥飛過。前景的沙灘上有3人手持釣竿,其中2名戴帽者,狀似遊客,對岸沙洲上可見一群人和兩根豎旗,或許是漁民正在進行相關作業。遠景的右方岬上有一處傳統聚落,岸邊周圍放著一排獨木舟。村上在此意圖表現東北角一帶的風俗,這種取材,與去年的特選作品《基隆燃放水燈》頗為接近,不過此畫採用以平遠構圖,視野更為遼闊,用筆方面似乎也較為乾淨清新,《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記者則稱此畫「一脫去年之古典的畫風」,此處所謂的古典,指的應是日本桃山繪畫中常見的金雲描寫。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澳底之海
  • 創作者
    村上無羅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 時間資訊
    1928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2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無鑑查(免審查)
  • 參考資料
    1. 臺灣教育會,《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29。 2.〈臺灣美術展 會場中一瞥 作如是我觀〉,《臺灣日日新報》, 1928-10-26(版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