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左圖為審查員鹽月桃甫出品昭和2年(1927)第1回臺展西洋畫部的油畫。畫面中一名裸婦側身躺在紋飾華麗的布床上,臉部正面迎向觀者,頭則靠著枕頭,右手臂向上舉倚著頭部,左手則順著身體的曲線平放在大腿旁,下半身有橫條紋的流蘇布幔遮掩陰部。背景亦是裝飾複雜的掛毯,右上角掛有一件小幅畫作,整個空間顯然經過精心裝飾。掛毯旁的窗戶隔著窗簾透出些許的陽光,正好從畫作的左側灑落在裸婦身上。現存有一張1927年攝於鹽月畫室的黑白照片,此畫放在畫架上出現在照片右側,與室內其他物品相比,可見其尺寸之龐大,此外,從照片左側窗邊垂掛下來的布幔以及掛在上面的小畫作,可知此畫的取景便是在此。大澤貞吉(鷗亭生)評曰:「此畫家特色是以偏淡紅色的輕柔色調,製造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氛圍。這個特色在此作中也很明顯,雖然女子右手姿勢有點不合理,但是就整體而言,是件畫面融洽的有趣之作」。西岡塘翠則認為此畫的色調欠佳:「這幅畫總覺得在其美艷中透著一股妖氣。背景的色調不佳、太暗,裸女的肌膚顏色及臉頰的紅暈,也需再斟酌」。雖然兩人的意見分歧,卻非常有助於我們想像此畫的用色。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 創作者
    鹽月桃甫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
  • 時間資訊
    1927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1回
  • 畫部
    西洋畫部
  • 資格
    審查員
  • 參考資料
    1. 臺灣日本畫協會,《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1927。 2. 西岡塘翠,〈說苑/島を彩れる美術の秋(台展素人寸評)〉,《臺灣時報》,1927-12。 3. 鷗亭生,〈臺展評 西洋画部(三)〉,《臺灣日日新報》,1927-11-01(版2)。 4. 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臺北:文建會,2009,頁5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