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薰綽約

此為審查員鄉原古統出品昭和2年(1927)第1回臺展東洋畫部的屏風畫,採三幅對(三幅一組)的組畫形式。畫家透過3種不同的花鳥組合,表現臺灣南國情趣。最右幅以俯瞰角度描繪鳳凰木開滿紅花以及一群白鴿從畫面左下方朝右上方飛去;中間這幅描繪夾竹桃的白花與自左上角翩然飛下的喜鵲;最左幅則是鮮黃色的金雨樹及山娘(臺灣藍鵲)的組合。根據「畫室巡禮」的報導,每幅尺寸皆3尺5寸乘以7尺(106 x 212cm),並分別對應了正午、早上、夕陽的時序與氛圍。此畫裝飾性強,色彩鮮艷,當時由朝香宮鳩彥王購藏。西岡塘翠稱讚此畫是「以日本畫表現南國氣氛,是罕見的高色調畫作」,認為色彩大膽,不愧是審查員之作。但鷗亭生(大澤貞吉)卻持相反觀點:「雖然其目的在於以日本畫表現南國式的氣氛,但效果不如預期」,並認為這是「圖案式之流,細緻技巧的墮落」、「不具有裝飾畫以上的藝術價值」。兩人觀點的分歧,或許反映的正是對裝飾性風格的好惡。

基本資訊

  • 名稱原文
    南薰綽約
  • 創作者
    鄉原古統
  •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 時間資訊
    1927
  • 地點資訊
    臺灣
  • 展覽名稱
    臺展
  • 屆數
    第1回
  • 畫部
    東洋畫部
  • 資格
    審查員
  • 參考資料
    1. 臺灣日本畫協會,《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1928。 2. 西岡塘翠,〈說苑/島を彩れる美術の秋(台展素人寸評)〉,《臺灣時報》,1927-12。 3. 鷗亭生,〈臺展評 東洋画部(一)〉,《臺灣日日新報》,1927-10-30(版5)。 4. 〈色とりどり(ぐ)に異國情緒漂ふ 花鳥畫=鄉原藤一郎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09-08(版7)。 5. 邱琳婷,《1927年臺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頁162。 5.〈臺灣美展吿閉 陳列品多賣約 十日間入場者約三萬人》,《臺灣日日新報》,1927-11-08夕刊(版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