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美的沉思

過去傳統的雕塑都是具有實質的空間,近代的雕塑則趨向「中空」、或「虛空」的要素。像修佛的「光塔」、摩爾的雕塑都走向虛空的方向。中國繪畫很早就有這種「空」的觀念,所以作品常留有空白,這種虛空並非消極的空白,而是積極的空無,虛實相間,變化無窮。雕塑造形的訓練除了要注意動態和韻律感之外,還要瞭解造形的原理及運用,這就要多想、多做,甚至要有科學實驗的精神,否則造形很難突破。 雕塑的創作除了要注重內容外,則要講求造形、材料的設計運用。雕塑家為了創作必需時時刻刻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做深入觀察,並去感受,以蘊蓄自己的思想、感情,藉理智的活動達到作品創作的目標。作品透過細緻的手法呈現男子沈思時的一瞬間,並透過其作品反映出〝美的形式〞。「虛空」也是此作品的特點,藉著「虛」來註釋男子的專注與巧思之情。 而作品訴求在於「意」而非「形」。何謂美?只有在你我的內心。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雄國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2003
  • 全集/系列名
    臺中縣藝術工作者藝文資源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烏日
  • 緯度
    24.1065
  • 經度
    120.62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