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膠彩畫是中國傳統畫種,曾發生名稱之爭議,到民國 五十一年,由林之助教授提出,經學術性辯證後,「膠彩畫」 名稱始行決定。所謂的膠彩,是以提煉自鹿或牛身上的膠質,混合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以水調勻,並以毛筆沾染在紙、絹或木板上作畫。膠彩畫原是我國古代 「丹青」傳統,也是「工筆重彩畫」,當然與北京的重彩有相當關係,即又不盡相同,但同為中國繪畫重要的一支。 走在土耳其,處處都是千年以上的古績,傾圮的土牆、淍零破碎的雕像,幾乎看不到一處完整的形態。畫中的石像也站了千年以上,一束晨光照著那破碎的臉龐,呈現出幾分哀怨,雖經歲月摧殘,仍不淢其風華。作品以斗晨初昇的陽光引導觀者注意到雕像的臉部,使其成為畫面焦點,沒有陽光的部份以暗色呈現,明暗相對比,焦點更清楚。在晨光的陰影中,兩隻小鴉已搶得先機,自在的覓食,這個點景面為畫面中無生命的土石增添一些生命的活力。作品曾獲2001年第六十四屆台陽美展膠彩畫類優選獎。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曹鶯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2001
  • 全集/系列名
    臺中縣藝術工作者藝文資源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三重市
  • 緯度
    25.0666667
  • 經度
    12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