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曲驅

[曲驅]這件作品當初是使用大肚山台地的礫石,也就是磨圓的硬質砂石(鵝卵石)作為媒材,主因大肚山台地屬於屬於地質學上的洪積台地礫岩層,表層的紅土使鵝卵石因鐵染效應產生菊紅的膚色漸層,用來表現人體有著極為自然的美感。作者創作此作品時,由於整個社會生活經歷極大的變動,遂以變形扭曲的軀體來作為主題,或多或少是想反映當時被壓力扭曲的心靈形象,並以軀體作為創作溝通的媒介,效果相當的直接有效,抽象的造形不受實際形體的束縛,讓創作者有了肆意揮灑的空間。由於礫石有其歲月磨蝕的原形,雖能夠激起創作者的想像,但實質上也拘限了演練的空間範圍;為了加大其作品空間, 作者選擇了在左上角作適度的穿透以增加深度感,突破了原石的限制,並完全以視覺需求去刻劃、深化肌肉上的某些凹面,甚至將正面腳掌作過度的扭轉,使整體結構飽滿與充滿張力。作者創作的過程完全透過思考與逐步實驗,嘗試調整每個凹凸面間與團塊間的轉折與變化,延續作品對多面向光影變化的加乘效果。整個作品得以因光源變化或移動產生了不同的效果與生命力。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洪紹倫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2001
  • 全集/系列名
    臺中縣藝術工作者藝文資源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大肚/沙鹿/大肚山
  • 緯度
    24.7224/24.241/24.14726
  • 經度
    121.135/120.561/120.57445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