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材

提起「米田共」,一般人的直覺反應就是又髒又臭又「沒路用」,可是一有一種動物的,「米田共」非但不臭,而且還有香草的氣息;非但不髒,而且還可以用來作燃料,你猜到了嗎?牛糞的澎湖農家一直是十分重要且方便實用的燃料。澎沽以將「新鮮」的牛附著於牆上,任其風乾,曬乾,再拿乾燥的牛糞當去燃料。有的先用石頭圍成一個「牛坑」,將半乾燥的牛糞放進去,加一點水,再用雙腳踩至黏稠狀,用手將其揉捻成一個個圓餅狀,白在老古牆上曬乾。在天然氣尚未興起時,牛糞曾為風島子民的「食」上,扮演過重要角色。

基本資訊

  • 其他貢獻者
    孫兆熊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攝於民國四十八年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澎湖縣老照片
  • 相關地點
    澎湖 頭圍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