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楊梅

植物生態:楊梅為常綠性喬木,樹幹表有灰褐色,內層黃色,為優良染材。全株多分枝,幼枝呈黃綠色。葉互生,光縎,革質,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有鋸齒,表面鮮綠,背面稍淡。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著生於葉腋,雄花排成穗狀,雌花為長橢圓形。果實為球形核果,直徑1.5至2公分,初為黃綠色,熟轉豔紅,果肉柔軟多汁,酸中帶甜,果汁亦鮮紅。果期約在4-6月間。;文獻集解:我們的袓先運用楊梅植物應該有很長的歷史,晉代嵇含撰的<南方草木狀>即載有「楊梅,其子如彈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時似梅,其味甜酸…….」明代<本草綱目>對楊梅也有記載「時珍曰:其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名。…….楊梅樹葉如龍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開花結實,形如楮實子,五月熟,有紅、白、紫三種…….。」<天工開物>曰「玄色:靛水染深青,蘆木、楊梅皮等分煎水蓋。」說明當時已是常用染材,台灣早期文獻對楊梅偶有提及,像<葛瑪蘭廳志.物產篇>就記有「楊梅皮」的生產,而<淡水廳志.物產篇>又有「梅皮可染黃」的記載,我們認為「梅皮」應該就是「楊梅皮」的簡稱,它同時具有藥用及染色的功用。;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染材名稱:楊梅樹皮;學名:MyricarubraSieb;科屬名:楊梅科楊梅屬;別名:樹莓、樹梅、朱紅、楊桃、椴梅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編織藝術數位學習中心
  • 相關地點
    楊梅 台灣 淡水廳
  • 地點名稱
    楊梅/淡水廳
  • 緯度
    24.9069/25.1895736
  • 經度
    121.145/121.457044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