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朋友燦爛的笑容

在台灣,城鄉差距一直很明顯,不僅表現在國民所得和生活水準、基礎建設和衛生條件,在教學和文化刺激上,至今也仍存在甚大差距。就對兒童的期望而言,鄉村的家長,大都將孩子當成勞動力,尤其對女孩子,家長重視其家事能力,尤甚於學業,在4、50年代,女孩子能讀到小學畢業就不錯了。男孩子雖較好,可以順利就學,但課餘、假日,仍得協助農事,根本沒有溫習功課的時間和精神,加上當時電力建設尚不充分,或為省錢,很多農家還點油燈,更不利讀書、寫作業。所以曾有小學保送生到了城裡的初中,成績竟敬陪末座。在城裡則不然,每個家長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從小就呵護備至,尤其5、60年代以後,由於經濟情況好轉,城裡的小孩,都是天之驕子,大都是蘋果般的臉孔,發出燦爛的笑容,如圖。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雙福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50年代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常民生活老照片
  • 相關地點
    台南
  • 地點名稱
    雙福/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 緯度
    23.5405/22.626761
  • 經度
    120.434/120.28687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