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採收黃麻皮

黃麻收成後,先將麻皮或麻桿分別紮成捆,麻皮浸沒於公路旁水溝或圳溝中,浸泡時間視水溫而定,利用微生物發酵脫膠。待脫膠適度即行取出,在流水中洗淨曬乾即成熟麻(精洗麻),為紡紗廠的原料。黃麻是日治時期政府獎勵之特用作用,是製作帳蓬、帆布、纜索等具有強韌性編織品的重要原料,在1943年種植黃麻面積2228.2甲收穫量1,675,475斤,在獎勵辦法下,預定在1946年度面積達2萬甲,收穫量可達3200萬斤;可惜1945年,日本即戰敗投降。圖為麻農正將採下的麻皮挑往圳溝浸泡。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雙福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50年代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常民生活老照片
  • 相關地點
    台南
  • 地點名稱
    雙福/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 緯度
    23.5405/22.626761
  • 經度
    120.434/120.28687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