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地公祠

傳聞福德正神原名張福德,原來是地方上的收稅官,因樂善好施,待民如己,頗獲百姓景仰,於是死後被當地百姓立祠膜拜。台灣除了土地公廟之外,在山巔、海濱、田間、村莊,到處可見土地公祠(如圖);講究的,裡面有土地公神像;簡單的,就只貼張紅紙,上書『福德正神』。土地公是后土的具體化,掌管鎮護土地的神祇,也具有賜於人類福運的神德,因此受到各方之崇敬,尤其農工商賈信仰尤誠。在台灣舉凡動土、新居落成,一定要祭拜土地公,請求保佑諸事順利。有一副對聯充分顯示祂的靈威:福而有德千家祀,正則為神萬戶春。土地公是通俗稱呼,正式的稱呼是福德正神,也有人比照暱稱『天上聖母』、『天后』為『媽祖』,將土地公暱稱為『伯公』。家戶通常每月初二、十六祭拜土地公,稱『迓福(gei.hok)』,迎迓福運之意;農曆2月2日為土地公誕辰,稱『頭迓』,12月16日是一年最後一次迓福,故稱『尾迓』。農民在2月2日會用竹桿或黃麻桿夾三炷香和一束福金(或稱土地公金)插在田頭,稱『春祈福』,至8月15日中秋節再插一次,稱『秋報福』。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王雙福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50年代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常民生活老照片
  • 相關地點
    台南
  • 地點名稱
    香和/海濱/雙福/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 緯度
    24.6303/25.1236/23.5405/22.626761
  • 經度
    121.797/121.831/120.434/120.28687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