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昭和十一年史

1月17日軍官民聯合大會。全島在鄉軍人會及國防義勇會在街頭大遊行。2月26日,日本軍部內的皇道派(擁立天皇)及統制派(軍閥、財閥及元老官僚的集體領導)互相攻擊,22名軍官及1,400名士兵發動政變,並殺死多名大臣,昭和天皇下令叛軍投降,史稱「二6二六事件」。3月30日,台北松山機場竣工。總督府為配合「南進」政策,並因應軍事需要,加築多處飛機廠。4月29日,台灣鄉土文具展在東京的日比谷公園陳列館舉行。5月2日,台北、東京間無線電通訊實驗成功。6月23日,日本政府積極獎勵日人移民台灣,並在沙山成立秋津移民村。7月10日,全島實業團體聯名總督府、軍司令部、海軍武官、各省大臣及其關係者,要求設置師團鎮守府。7月25日,民風作興協議會開辦。此會是以振作國民精神,徹底達到同化目標的地方社會團體,在各州廳、各街庄分別設置,可謂是另一次的社會整編。8月1日,島內定期航空線西部線開始通航,東部線於3日開始航行。同時開辦島內航空郵政。8月27日,公佈台灣都市計畫法令及有關民法特例及其委員會規則。9月2日,小林躋造接任總督,結束長達19年的文官總督統治時代,恢復武官總督治台,小林總督並提出日後治台三大方針是「工業化、皇民化、南進基地化」。9月3日,交通局在台南舉行公共汽車南部路線的開通儀式,並開始營業。10月6日,英艦停泊基隆港,艦上軍官在港內攝影,水兵在岸上吃喝不付錢,歷4日而去,稱為基隆事件。11月25日,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成立。目的在於開拓台灣的未墾地,經營各種栽培與移民事業,並協助日人在華南及南洋的拓殖事業,提供拓殖資金。12月5日,宜蘭濁水溪治水工程舉行完工典禮。12月22日,中國作家郁達夫來台訪問,預計停留兩週。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國島水馬
  • 出版者
    前衛出版社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日治時代/日治時代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國島水馬臺灣漫畫年史典藏資料
  • 地點名稱
    陳列館/線西/基隆港/松山機場
  • 緯度
    24.9916/24.1307/25.1414/25.0633
  • 經度
    121.298/120.471/121.752/121.55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