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正十三年史

1月26日舉行皇太子與久彌宮良子女王殿下的結婚大典,並下詔減刑及免除懲戒相關的刑責,另賜予台灣神社及縣社以下的社神帑金六萬圓。台灣總督府當日亦要求全島各官衙學校舉行奉祝拜賀式,官民提燈列行祝賀。3月1日,「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員蔣渭水等14人以違反治安警察法被起訴。去年12月16日全島大檢肅後,共有18人被起訴,其中7人分別被判處三或四個月徒刑,6人各處罰金百圓,餘5人獲判無罪,史稱「治警事件」。此事件反而激起台灣民眾關心政治的熱潮,於二年之後的台灣議會請願活動,簽署人數均多達一、二千人。4月24日台灣正米市場獲許可證明,6月2日在台北市港町開市。6月12日,蓬萊丸由神戶開往基隆,為首次以一萬噸直航船行駛台灣的船隻。9月6日北部發生暴風雨,台北廳18人死亡,房屋全潰3000餘戶,其他地方受害亦嚴重。宜蘭鐵路今年全線通車,為宜蘭平原對外交通的新里程碑。總督府鐵道部長新元鹿之助在通車典禮中致詞表示,宜蘭線鐵路是完成環島鐵路使命的重大關鍵。鐵路連接基隆和蘇澳,貫穿台灣煤礦蘊藏量最豐富的地帶。自1917年12月開始興建,分由南北兩端施工,1919年3月23日完成宜蘭蘇澳段通車;同年11月25日宜蘭礁溪段通車,1920年3月25日礁溪頭城段完工,至11月30日全線完工通車。桃園大圳的主要工程本年完工通水,使得桃園地區許多旱田成為水田,稻米單位面積產量增加1倍以上。桃園沖積扇的雨量變化很大,稻作生產缺乏保障,早在清代中葉淡水同知曹瑾就想引大嵙崁溪(大漢溪)建造中壢水圳,但因當地居民的糾紛而中輟。1913年該地區發生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後,日本人乃決定興建桃園大圳。全部水路長1110公里,灌溉範圍包括桃園、大溪、八德、蘆竹、大園、觀音、新屋、楊梅等9街庄的2萬2700公頃。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國島水馬
  • 出版者
    前衛出版社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日治時代/日治時代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國島水馬臺灣漫畫年史典藏資料
  • 地點名稱
    楊梅/溪頭/蓬萊/礁溪/蘆竹/八德/大圳/大圳/大園/大園/大關/水田/水圳/台灣總督府/桃園大圳/桃園大圳/淡水
  • 緯度
    24.9069/23.6731/24.5443/24.8266/25.0495/24.9298/23.09/24.9732/25.0626/24.9006/23.9826/24.7432/23.8419/25.042902/24.9845616/24.9769444/25.1895736
  • 經度
    121.145/120.796/120.972/121.772/121.266/121.284/120.683/121.139/121.201/121.864/120.685/121.262/120.7/121.51503/121.2603921/121.1972222/121.457044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